出口貿(mào)易中,最常用的結算方式包括預付款(前TT)、信用證(L/C)、付款交單(D/P或中TT)、承兌交單(D/A)、賒銷(OA或后TT)。許多人認為,以上結算方式風險從小到大排序依次是前TT<L/C<D/P<D/A<OA。這種理解是片面的,除前TT風險最小之外,其他結算方式都有特定的風險控制要點及所要具備的條件。一旦風險控制條件不具備,風險可能發(fā)生逆轉,如以L/C為例,浙江信保曾在8月12日的“信用風險資訊”中介紹了七大風險,某些情況下L/C風險甚至高于OA。
總體而言,以掌握貨權為主要風險控制點的L/C和D/P,風險低于放棄貨權的D/A和OA。但就L/C和D/P而言,互有利弊。本期“信用風險資訊”,浙江信保專門說說L/C和D/P在實務中如何選擇的問題。
1.首次交易時
選擇:建議L/C
理由:在首次交易時,需要特別關注買方是否存在(“洋騙子”在目前的國際貿(mào)易中大量存在,詳見“信用風險資訊”8月7日的文章)以及買方本身的資信狀況如何。買方如果可以開出信用證,一方面說明該買方存在,另一方面說明買方具備一定的實力。
2.存在預付款時
選擇:建議D/P
理由:買方在支付一定比例的預付款后,拒收貨物的概率降低;同時,有了一定的預付款的保障,如果貨物真被買方拒收,貨物處理的損失也會降低。而D/P交易費用低于L/C。
3.小額交易時
選擇:建議D/P
理由:信用證交易成本較高,不僅有較高的銀行費用,還會占用買方授信或資金。交易金額越小,信用證費用占比越高。當小金額交易時,選擇D/P,將節(jié)省的費用投保出口信用保險,不僅降低整體成本,還提高了保障程度。出口信用保險相關介紹,可登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網(wǎng)站(www.sinosure.com.cn)。
4.遠期交易時
選擇:建議L/C
理由:需要注意的是,D/P遠期在不少國家(地區(qū))參照D/A遠期操作,無法做到“付款贖單”,即在收到貨款前可能喪失貨權。相比而言,遠期L/C雖然也會在收款前喪失貨權,但一般是在開證行承兌情況下,保障程度更高。
5.L/C無不符點時
選擇:建議L/C
理由:信用證作為開證行“有條件的付款承諾”,在能做到“單單一致,單證一致”的前提下,安全系數(shù)非常高。
6.L/C存在不符點時
選擇:建議D/P
理由:當L/C出現(xiàn)不符點時,開證行的付款責任將退出,買方也有了堂而皇之的拒收理由;而采用D/P,雖然也有被拒收可能,卻往往可以向買方主張違約責任。
7.采用轉讓L/C時
選擇:建議D/P
理由:作為轉讓L/C的第二受益人,通常無法向開證行行使權利,也往往會喪失貨權,存在“錢貨兩空”的風險,不如D/P;此外,轉讓L/C通常關系復雜,貿(mào)易糾紛較普遍,某種程度甚至不如OA。
8.放棄貨權時
選擇:都不建議
理由:控制貨權是L/C和D/P重要的風險控制手段,在貨權提前喪失的情況下(包括“1/3提單自寄”、“電放提單”、“擔保提貨”、非海運運輸、記名提單、貨代提單、貨運收據(jù)等情況),L/C和D/P都可能演變成“類賒銷”的風險。采用OA,節(jié)省成本,同時投保出口信用保險(爭取將部分成本轉嫁給買方),保障程度更高。
9.需要貿(mào)易融資時
選擇:視情況
理由:總體而言,銀行在L/C項下的貿(mào)易融資產(chǎn)品更豐富,對L/C的接受程度也更高。但隨著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等新型融資方式發(fā)展,大多銀行對D/P甚至D/A和OA都有相匹配的產(chǎn)品(具體要求和產(chǎn)品需接洽銀行)。具體采用哪種方式,需要綜合考慮風險、融資條件、成本等因素。
特別提醒:影響國際貿(mào)易安全的要素眾多,且要素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,以上建議僅供參考,請出口企業(yè)在實務中獨立判斷。